宠文网 > 为人处世方与圆 > 第19章 受人欢迎的处世秘诀(3)

第19章 受人欢迎的处世秘诀(3)

书籍名:《为人处世方与圆》    作者:吕叔春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②跟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还要注意了解别人。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可能有这样的体验:你如果对一个人不了解,你和他在感情上就必然有距离。一位清洁工觉得柜台收银员讲话不够客气,她对此不满意。但当她想到自己做清洁工劳动后多么疲劳和容易激怒时,她对收银员的不满情绪就打消了。当了解到收银员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疲劳、紧张、身体情绪欠佳时,她反希望顾客们能原谅收银员。
  ③跟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胸怀应该宽一些,气量应该大一些。假如你的妻子或丈夫也爱发脾气,你是否也跟着暴跳如雷呢?这时你首先要忍让,待爱人脾气发过以后,应当启发他(她)的理智,让他懂得发脾气是不好的。
  ④跟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还要注意讲究不同方式。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跟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也要区别对待。这不是指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世故圆滑,也不是那种逢场作戏的玩世不恭。我们所说的待人有别,是指要了解性格不同的人,有他自身的特点,我们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恰当态度。比如对于商人,你如果说他学问好,道德好,清廉自守,乐道清贫,他一定不高兴。你应该说他才能出众,手腕灵活,现在红光满面,发财即在眼前,他才听得高兴。
  总之,世上的事情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每个人在思想上性格上都有缺点,我们对人不能求全责备。谁要寻找没有缺点的朋友,谁就永远没有朋友。在同自己性格不同的人身上,要知道慢性子的同事,考虑问题有时比较周全,特别是做某种需要耐心的工作时,他就很恰当。慢性子的人,要知道急性子的同事,做事往往不拖拉,很豪爽,这样,不同性格的人不仅能够和睦相处,还会有所裨益。
  9.方圆做人的成功秘诀:使用赞美语
  要想方圆做人成功就必须懂得赞美别人。
  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的根源有一股被人肯定、称赞的强烈愿望,这是人和动物的最大不同点。谁不想被身边的人群称赞?谁不希望被旁人肯定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与价值?但是,十分露骨的奉承话,却没人愿意听,而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语言,却能打动任何人的心。
  霍尔·凯因出身卑微,父亲是个铁匠,由于家庭环境清苦,只读了8年就辍学找事做。不过,他很喜欢十四行诗和民谣,特别崇拜英国诗人罗塞迪的文学与艺术修养。他一时兴起,写了封信给罗塞迪,赞美他在艺术上的贡献。
  罗塞迪非常高兴,心想:“如此赞美我的人,一定也是很有才华的人。”于是请霍尔·凯因来伦敦当自己的秘书。这是霍尔·凯因一生的转折点。自就任新职后,他和当时的文学家密切往来,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再加上自己不断的努力,不久,其文学名声便远扬各地。
  如今,霍尔。凯因在曼岛的私人宅邸,已成为世界各地观光者必瞻的名胜之一。据说,他身后留下的财产,远在250万美金以上。如果当初他未曾写信给罗塞迪,说不定就穷途潦倒地终其一生。
  诚心的赞美就有这样不可名状的威力。
  赞美作为一种交际行为和手段,它的作用在于:激励人们不断进步;能对人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黄宗英采访柑橘专家曾勉时,以一个外行的身份谈到她了解到老专家的“枝序修剪法”与众不同,这样一来老专家知道对方是真诚地尊重自己,居然了解到自己的具体专业成就,也就沟通了情感。
  赞美他人的时候应注意:
  ①赞美要发自内心、真心真意。怀疑你的真实目的。如果言过其实,对方就会。
  ②最需要赞美的不是早已名扬天下的人,而是那些自卑感很强的人,特别是那些被压抑、自信心不足的人。他们一旦被人真诚地赞美,就有可能自信心倍增,精神焕然一新。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③赞美要具体,不要含糊其辞。否则只会使对方窘迫、混乱,甚至紧张。赞美越具体,表明你对他越了解,从而越能拉拢人际关系。另外,不要赞美他身上众所周知的长处,应赞美他身上既可贵的又不为人知的特点。
  ④要注意赞美的分寸。适度的赞美能使人树立信心。反之,会使人反感、难堪,所以,赞美的内容要适度、要有分寸,要恰如其分;赞美的方式、地点要适宜;赞美的频率要适当。其实人人都需要赞美,需要别人的肯定,抓住了这个心理,你就抓住了交际成功的关键。
  多用赞美语,不用花钱,就能买到最珍贵的友谊。
  1o.多展示自己,以获得上司的赏识
  除了自己的配偶外,人生最重要的选择恐怕莫过于有一个赏识自己的上司了。每个人可能都有同感,在一个强有力的上司手下工作,你会觉得胆正、气粗、腰硬;反之若在一个软弱无能的上司手下工作,你就全然不会有如此感觉,而会感到憋气、窝囊、倒十八辈子霉。正因如此,人们在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那里的领导怎么样?但是,要选择一个好上司,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里面着实有很多学问值得研究。
  换种方式思考:
  下层社会出身的人,大多有一种说不出的“癖性”,即易于和同身份的人打成一片,而对身份略高,或属于社会上层分子、权贵者往往很难“同流合污”。一方面自视清高,傲骨凛凛,另一方面也梦寐以求想成为上流社会中的一员。这一矛盾常常使那些出身卑微又想在社会上成大气候的人陷入深深的忧思和焦虑。他们想成为想象中的人物,但捆绑他们手脚的除了社会偏见这条绳索外,男一条就是他们已有的、根深蒂固的思考方式。
  “当官的根本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
  “你去跟他说也是白搭。”
  在这种方式下,他们和自己上司的思想出发点会越来越远,鸿沟越来越深,严重的会造成强烈的社会阶层对立情绪。
  然而,在国家所有制形式多重组合,民主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也实有改革的必要。
  一位来自辽东半岛的青年,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取了西安某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回家乡某师范专科学校任教。可是来学校半年内未给他安排任何工作;其次是系领导一年内没找他单独谈过话;其三是学校组织的有关创收的工作他根本插不上手。一年后,他暗暗想继续考博士生或索性调离学校算了。苦恼之中,他求教本校一名有名望的心理学教师。将一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股脑地抛了出来。谁知,说完了,气儿也消得差不多了。
  这时,心理学老师才循循善诱地说:“你刚才所讲的一切,虽然都是事实,但却不是事实的全部。我觉得,你在考虑问题时,过多地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而没有考虑到他人的心理和想法。比如说,你怨领导没有找你单独谈过话,可是你也并没有亲自找过领导呀。咱们学校条件差,既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要创收,以提高教职工的物质生活待遇。你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你自己积极争取主动,情况恐怕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后来,他照着心理老师的话去做了,情形也确实不一样了。他太敏感了。因此,当我们在日常的为人处世中,若发现上司有冷淡自己的倾向时,千万别一味地就此僵持下去。而是要善于换种方式思考,想一想上司是不是还在怪你冷淡他呢?如此一来,你首先争取主动,一切就会“化险为夷”。
  接近上司的艺术:
  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同一单位中,那些跟随领导最紧,能处处跟领导办事的人升迁得最快,好处得的最多,吃亏的事儿轮上的最少。当然,对这一现象,不同的人几乎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社会评价。有的说:“嘿,这家伙有本事,有能力,是块料!”也有的说:“一个纯粹的投机钻营、溜须拍马之徒。”不管人们怎么评价怎么议论,透过这一表面现象,我们却会发现其中深刻的道理:即每一个人都希望有机会接近上司,希望得到领导的提拔和重用,但由于个人气质、性格、能力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可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程度。那么怎样有利于改变这一处境呢?怎样才能增强自己在上司心目中的印象呢?
  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在人们初次交往活动中,交往的频率对增进了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已达到一定交往程度的人来说,交往强度对巩固关系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将上司分为顶头上司和上级上司。对顶头上司,因为朝夕相处,甚至就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所以不存在交往频率的高低问题,大家都可以说是“等距离外交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如伺显山露水,出人头地呢?那就要在交往强度上下工夫。一个想法,一个主意,要让他觉得你超群不凡;办一件事,完成一项工作,要让他觉得你确实有头有尾,有棱有角。另外,特别要注意维护上司的尊严和形象,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以及背后,不得对自己的上司说三道四。
  长鸣吧,千里马:
  每当议起“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古训时,很多怀才不遇的人总是感慨万千,而现代意义上的“伯乐”常常就是自己的上司。由于没有一个识才、举才、用才的上司,致使很多人才积压、浪费、被埋没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但“伯乐”们也有他们一肚子的怨气:中国的人才太谦虚、太内向了。没有机会时,他们感叹生不逢时;机会来临了,他们又缺乏毛遂自荐的勇气。这确是中国式人才的一大弱点。正像一位领导所说:“伯乐相马,不能纯等伯乐去马群里观察、发现,有时候千里马也得主动跑到伯乐跟前叫两声,不然别人怎么知道呢?”此话意味是很深长的。
  如何与不易相处的上司打交道: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难保不碰上一两个难缠的上司。其中有恃强凌弱型的、优柔寡断型的、吹毛求疵型的等等,也有集几种特性于一身的。碰上这些类型的上司,只要策略对头、方法得当,你就能应付自如。
  (1)应付恃强凌弱型的上司
  一位广告事务部的新部门主管,打算将一些客户的委托材料返还客户,公司会议上,他谈到这个打算,没想到他的老板脸色下沉,嘴唇发颤,竟勃然大怒起来,嚷着要这位新职员立即打电话给顾客,承认自己对广告业务一窍不通,并保证不退回委托材料。
  几个月过去,这位主管渐渐观察到,老板一定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你越想避开他,越容易惹火上身。
  恢复了这种自信,再加上对老板习性了解的进一步加深,他逐渐适应了老板的粗劣行为。“如果他提高声调对我说话,我也不示弱,同样抬高我的声调。”果真,这位老板对他的态度开始有所收敛,尽管心底很不情愿。后来这位年轻人得到提拔,再也没有和老板顶撞过。
  对这种恃强凌弱的上司采取对着干的办法常能奏效,但弄不好也容易把事情搞僵。因此,我们不妨试试另一种与之迥异的对策:待上司平息下来后,再和他论长短。
  无论你决定采用何种对策,千万记住一条那就是要尽早付诸行动,而且越快越好。
  另外,即使与上司发生争执,也应尽可能地在私下了结,以免挫伤面子,如果你的老板依然我行我素,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消极等待的策略。
  ①在上司发火的时候,保持沉着、镇静,对自己说“别理会他,他的脾气不是冲我来的。”
  ②将注意力转移到上司身上某个滑稽的地方。比如,他腭下脂肪肥厚,你就可以细细观察他吼叫时那部分肉体的颤动。只要你意识到即使是最爱向别人施淫威的人也有缺陷时,你就能在他们的面前充分地放松自己。
  ③待上司精疲力尽的时候,再这样回敬他:“我没听清你究竟说了些什么,你得把话说慢些才好。”
  (2)应付工作狂式的上司:
  有些上司根本就不懂得工作与休闲的关系,如果你想在晚上或周六找到他们,将电话打进他们的办公室准成。糟糕的是,这类上司也会尽其所能侵占应属于你的时间,使你无法从工作中分身出来去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遇到这类上司。你先得定下自己可供上司支配的限度,同时要让上司相信,在非常时期你可以随叫随到,但平常不成:得按钟点上下班。如果老板因此感到气恼的话,你还可向他保证,明早上班你可以处理好任何一桩他认为重要的工作,让他根据轻重缓急作出安排。
  (3)应付优柔寡断型的上司:
  优柔寡断型的老板则是另一种样子,他不愿意他的公司存在任何等级差别,对职员讲究的是无原则的一视同仁。结果,有位秘书将一封重要的来函搁置了一个多月,致使该客户的利益受到损害。事后,这位秘书居然安然无事。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该袖手旁观。你得去告诉这位谨小慎微的老板,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再征求他的意见。这样一来,你既采取了主动,又不至于使老板感到难堪。这类老板的病症就在于做事缺乏果敢和信心。所以你要尽可能地向他提供一些真凭实据来证明你的建议切实可行、万无一失,才能潜移默化地促使他采取强硬立场。
  (4)应付吹毛求疵型的上司:
  南希·阿尔里查在一家报社负责版面设计和广告的审定工作。每到交版印刷的那天,她那位满脑子装满怪念头的总编总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她的身后,窥视她的工作是否出了差错。然后提出一串稀奇古怪的问题,最让南希感到要命的问题是:“你能保证按时交版吗?”
  “我从来就没误过期限”,她说,“但是每到这个时候他还是要来,而且反复问这个问题。他对我缺乏信心,我自己也有被人小瞧的感觉。”
  由此可见,这位上司的做法挫伤了职员的工作干劲,对琐碎问题的过分挑剔,往往降低整个工作效率。
  记住,爱挑剔的上司总需要找些什么事来担心,要改善与这种上司的关系,就得设法让他把精力转移到大事上去。如果他要求你将刚刚脱手的工作返工,你可以把其他急需完成的工作摆出来,问他到底该先做哪件。如果上司对交付给你的某个特定任务感到不放心,你可以不时地,主动地向他通报工作进展的情况,让他感到放心。采用这种主动出击的办法,可以免受上司时时纠缠之苦。
  (5)应付冷漠孤僻型的上司:
  许多雇员往往被他们上司那种难于捉摸的行事方式弄得无所适从。比如,开会时上司也许没有邀请他们参加,来者从不与他们讨论工作计划。其实一个好上司就得善于将自己的打算和想法让大家明了,而不需要下属去揣测。
  在上司没有给你明确指示的情况下,最不可取的莫过于袖手待命了。
  在上司没有邀请你出席会议,在未决定前征询你的意见时,你该主动去说,告诉你的上司你的意见可能很有价值。如果此方法行不通,你可以找一位既敬重你又能说服上司听取你意见的中间人来达到目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