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 第2页

第2页

书籍名:《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作者:李亚平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其次,走上这条道路之后,将人逼上新的绝境的概率大大增加。
  一个或许不需要怀疑的情形是,经历过这种残酷生存方式打磨的人,比较起来,更容
  易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形。
  用今天的事情形容,那些为了讨回自己的工钱甚至不惜自戕的民工,大约是他们之中
  最为良善的一端;而那些于绝望之中铤而走险,充斥于当今各类传媒的犯罪报道,则告诉
  了我们另外一端的情形。这使我们比较容易理解,那些缺少人文主义情怀的城里人,为什
  么会更多地成为这些犯罪的牺牲。
  由上述种种回到朱元璋身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肯定在他心
  理上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深藏于他的潜意识当中、终其一生都无法解开
  的心结。这是一个不能碰的死结。它不停地释放着巨大而可怕的能量。至高无上的皇权与
  帝国政治制度,则使这种能量变得无法阻挡,一路横扫过去,邪恶而且畅通无阻,令一切
  触及者必遭塌天大祸。
  这可能是我们理解这位大明帝国开国皇帝诸多行为的背景与心理基础之一。
  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将一再有机会看到,太多的帝国施政与此相关,太多的人为此
  稀里糊涂地丢掉了性命。 (一)
  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读书人给朱元璋的忠告。在长达十年
  的时间里,朱元璋对此遵循不渝,生聚发展,埋头自强。从极度容易膨胀的国人心理考察,
  做到这一点相当不容易。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是为公元 1352 年。这一年,天下已然大乱。朱元璋 24 岁,投奔
  造反的郭子兴部队,当了一名普通士兵。
  四年后,即公元 1356 年,已经成为这支部队副元帅的朱元璋,率兵攻下集庆,更名应
  天府,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又过了十二年,也就是公元 1368 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创建大明帝国,建年号为
  洪武元年,将应天府改名为南京,此后六百多年一直叫到今天。这一年,朱元璋40 岁,是
  为洪武皇帝,史称明太祖,在位三十一年。
  描述朱元璋夺得天下的过程,是一件相当乏味的事情。与历朝历代遍地血腥和杀戮的
  改朝换代比较起来,似乎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无论如何,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游方和尚
  也就是流浪汉,经过短短的十六年,便坐上大一统帝国的皇帝宝座,在这惊险的一跳中,
  总会有一些耐人寻味之处。
  从秦朝末年的天下大乱开始,西汉末,东汉末,隋朝末年,唐朝末年,都曾经发生过
  席卷全国的农民大暴动,其间,小型暴动不计其数。用一个肯定不够严谨的笼统说法形容,
  这些农民暴动,基本上都是当时中央政权举措乖戾人心丧尽、贪官污吏遍地横行的结果。
  就是所谓官逼民反的意思。元朝末年,除了蒙元少数民族政权的一些特殊之处外,情况也
  大抵如此。
  朱元璋的时代,整个国家犹如一个大干柴库或巨型火药桶,几乎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点
  燃它的那一点星星之火。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宿命般的来自大自然的地理因素,对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着特
  别重大的影响。这两个因素尽管被我们今天的历史学家们有意无意地予以忽视———一种
  相当可耻的忽视,但它们真实地存在着。并且,事实上,正是它们,而不是别的什么,在
  我国古代社会形态的整体塑造上发生着巨大的影响。
  这两个因素———一个是裸露在北方的万里边防线,一个就是越来越黏稠浑浊的黄河。
  如今,在这些来自北方大草原的骑士们心中和头脑里,一再出来发挥那梦魇般作用的,
  则是黄河。
  从元代的记录里,我们可以看到关于黄河决口的十数次记载。公元 1344 年即元至正四
  年,在黄河又一次大决口,淹没河南、山东数州县后,帝国政府决定下大力治河。这不是
  元帝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治河行动,却是它的最后一次。
  在作出治河的决定之前,帝国决策层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反对一派认为:山东连
  年饥馑,民不聊生,聚众于此地治河,“恐他日之忧又有重于河患者”。
  果然,史料记载说,17 万治河民工与军队聚集起来,开始这个造福社会的宏大工程后,
  “朝廷所降食钱,官吏多不尽给,河夫多怨”。也就是说,各级官吏上下其手,层层克扣,
  致使国家拨下来的工钱,大多在各级管理者手中蒸发了,治河民工只能得其余唾。由此引
  发的憎恨可以想见。
  事情起因于治河工地上的一个怪异发现。
  公元 1351 年,即元至正十一年四月底,在今天山东曹县西南黄陵岗工地上,民工们突
  然在河道底下挖出了一个独眼石头人,石人背部刻着一句话,曰: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
  天下反。
  此种手段,从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时就在使用,到朱元璋的时代以及朱元璋后
  六百年的今天,仍然被人们甚至连手法都不变地在广泛使用着。在中国,其越用越烂却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