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 第38页

第38页

书籍名:《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作者:李亚平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掌院学士闯入府邸,劝解张居正。张居正泪流满面,又一次跪下,举手索刀,做出自刎状,
  并嘶声喊道:“皇上一定要留我,先生们又坚决要驱逐我,这不是要我死吗?”他叫到:“你
  杀了我,杀了我吧!”表明,事情已然无可挽回。
  廷杖的结果,留下了长久的伤痛。届时,数万官员与京师民众聚集在长安街上,目睹
  了血肉横飞的一幕。其中,一位胖大的受刑者被打脱的肉有手掌般大小。他的妻子遵循身
  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弃的古训,将丈夫的肉风干腊制后珍藏起来。他们受到了人们
  广泛的尊敬与倾慕。一位张居正的同事、当朝内阁大学士将一只玉杯、一只犀牛角杯赠送
  给了其中两人,上面分别镌刻着充满敬意与感叹的诗词。
  张居正则大约很难感受到胜利后的快感。原因是,4 位受刑者中,有两位是他的门生,
  有一位是他的老乡。在极为注重师生之情与同乡之谊的帝国官场,张居正颜面扫地。他黯
  然叹道:“严嵩尚且没有受到过同乡的攻击,我连严嵩都比不上”其心境之灰恶可以想见。
  此时,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廷杖刚刚结束,一位刚中进士不久的见习官员便上书皇帝,以更加全面、彻底、激烈、
  尖刻的语言痛斥张居正。并第一次以假借的口吻,将自诩为非常之人的张居正比喻为猪狗
  不如的禽兽。
  结果,这位青年官吏也受廷杖 80,被充军到了贵州都匀地区的万山丛中,并留下终身
  残疾。四十多年后,党派林立的帝国江河日下、行将分崩离析之际,这位已经成为国家重
  臣、名重天下的东林党领袖,早已不再激烈。他痛定思痛,思绪万千,发出了重新评价张
  居正的呼声,并为张居正平反昭雪而奔走。
  可是,来不及了。
  此时,一切都来不及了。大明帝国日薄西山,就要沉入黑暗,走向国将不国。
  风暴止息了,创伤却永不会平复如初。棍棒打飞的远远不止是血肉。是非善恶,君子
  小人,一股非理性的阴郁乖戾之气凝结进了人心,为帝国后来的发展埋下了不祥的伏笔,
  并给张居正带来了重大影响。
  《明史》记载道,从夺情风波之后,张居正变得日益偏颇恣肆,提拔或惩处干部时,
  常出自自己的爱憎;围在左右的亲近之人“多通贿赂”;奔走于他和冯保之间的那位徐爵被
  提拔为锦衣卫指挥同知,相当于帝国宪兵副司令;张居正的三个儿子先后中进士高第;他
  府上的一个家奴管家花钱买了一个官职;帝国的勋贵国戚文武大员都与他巴结交往,甚至
  谈婚论嫁。《明史》评论说:“世以此益恶之。”———人们为此更加憎恶张居正。
  事实上,也就是在夺情风波之后,张居正发起、推动了几项相当令人尊敬的工作,展
  示了这位大政治家真正的胆识与魄力。其中,迄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清丈田亩和一条鞭赋税
  制度的推广。
  史书记载显示,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年间,全国官府登记在册的土地面积最多时为 8
  亿 5 千万亩;到万历六年时,官方征收赋税的在册土地却只剩下了 5 亿 1 千万亩。两百年
  间,为国家纳税的土地蒸发了 3 亿多亩。此中情形只能说明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
  全国将近 40%的土地,已经落入皇亲贵戚、豪门富户和贪赃自肥的官吏手中。这种境况恰
  好和大户不纳税或少纳税,小户反而要多纳税的奇异景象互为表里。张居正推行的清丈田
  亩,曾经受到过顽强抵抗,表明上述权贵富户人等决不会为此感谢他。实际上,此时的张
  居正已经站到了全国上层社会———皇亲贵戚、官僚士绅的对立面。他最后清丈出来的土
  地,比官府记录在册的,多出 1 亿 8 千多万亩。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说,此类土地的
  数量和张居正所受到的憎恨,大概呈正相关的关系。而张居正旨在将土地与人口挂钩推广
  的一条鞭赋税制度,显然有助于缓解人民的痛苦和这种仇恨的加深。
  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知道,万历元年以前,帝国财政状况恶化,多年入不敷出,国库
  相当空虚。万历十年,张居正死后,帝国国库里的存粮可以满足九年的需要,太仓中的存
  银有 600 万两,太仆寺存银 400 万两,帝国留都南京的国库里存银 250 万两,全国各省的
  省库存银均在 15 万两到 80 万两之间。
  就这样,用今天的眼光看去,具有杰出才华的政治家张居正,活得七扭八歪。却也差
  不多以他一己之力,历十年努力十年坚持,在没有改变帝国政治制度与经济结构的情况下,
  几乎实现了帝国的中兴。从他所受到的反弹中,似乎可以想见帝国政府组织与各级官吏肯
  定也承受了空前的压力。方才使“帝国官僚政治的效率达到了顶点”,“标志着那个时代在中
  国社会政治传统束缚下人力所能做到的极限”。由此,形成了与整个大明帝国特别是十六世
  纪其他年间似乎是不可能的对比。
  与王安石比较起来,张居正缺少王安石那样灿烂的文化成就,也没有王安石光风霁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