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_杂志-宠文网
宠文网

免费在线阅读网

宠文网 > 杂志

拆掉思维里的墙

时间:2024-03-02 03:40:34

拆掉思维里的墙

振宇 下面这个故事,发生在北京某小区。这个小区,离北京最繁华的中央商务区只有三站地。小区物业管理不错,居民满意度很高,在北京有点名气。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小区物业费的价格。先给大家一个参考值:全国大中城市小区物业费的收费标准平均为每个月每平方米2元左右,而这个地处北京繁华地段的小区物业费只有0.43元,约为全国平均价格的1/5。 没错。一套50平方米的单元房,一个月只需缴纳21.5元,一年是258元。 这里的物业费为什么这么便宜呢?因为不能贵。 这里是中国城市常见的那种居民区,建成于三四十年前,现在,成了大家说的“老破小”。 2021年,我听说有一家公司专门做这类小区的物业改造和服务,不由得好奇心起。我想搞清楚的是:这能挣钱吗? 我替这家公司算了一笔账:收入,是每个月每平方米0.43元的物业费,加上停车费、闲置空间改造后的商业租金;投入呢,是动辄几千万元的改造费。据说,10年才能回本。 10年才能回本的生意能干吗?即使干,又有多大的发展前景? 这家公司的董事长陶红兵说:“确实可以挣到钱,也可以做大。就是慢点。” 怎么办呢? 每月每平方米0.43元的物业费,请不起专职清洁工——在北京雇一个清洁工,月薪至少得三四千元,20万平方米的小区,大概需要20个人,每个月的人工成本就是6万到8万元。 但在这种老社区,有不少捡废弃物品的人。这其中,很多都是附近的居民,以老人为主。子女们反对父母捡垃圾,换不了几个钱还没面子,可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人都需要有点事干啊。这些人不光捡,还闹——抢地盘,这给小区治安增加了不少负担。 物业公司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分5步,解决了小区的清洁问题: 第一,先分地盘。这三栋楼的纸壳子、矿泉水瓶归你捡,那三栋楼的归他收,片区卫生也由他们负责。这下,他们的责任感有了:这是我的地盘啊! 第二,给每个人发一件工作服,工作服背后写着“社区清洁志愿者”。这下,荣誉感有了——志愿者,正经事儿啊!子女们也不反对了。 第三,在楼下搭建了小棚子,专供他们放置废品。这下,主场意识也有了。 第四,不光要把楼前楼后的卫生搞好,还要负责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这下,工作的价值感也提升了。 第五,每人每月再发500元的津贴。这下,收入也提高了。 原来,还能这么干! 按传统思路,解决一个小区的清洁问题,就是花钱、堆资源。有钱就有办法,没钱就没办法。 但是在这个故事里,你会发现,堆资源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还是那句话:“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让更多的人,甚至让自己用户之外的人,比如这些捡垃圾的人过得更好,这本身就是问题的解决方案。 那么,怎么收“老破小”社区的停车费呢? 物业公司收入的来源之一是停车费——过去车主都是乱停乱放,根本不交费;现在环境规范了,车辆有人管了,但是到了收费的时候,工作人员却容易和住户起冲突。 那怎么办呢?雇用外地小伙儿来收北京小伙儿的停车费,工资高,还收不上来,但请北京大爷来收北京小伙儿的停车费,那就没问题了! 小区里那些刚退休的北京大爷,浑身都是劲儿,正琢磨着去哪儿找点事儿干呢,给他们发个红袖箍,去管停车收费的事。 那怎么管这些北京大爷呢?北京大妈。一个大妈管理一帮大爷,效果好着呢。公司再给每个人每月发点辛苦费,大家都很满意。 还是之前的思路:通过解决别人的问题来解决自己的问题。降低成本,使更多人受益,那么,即便只收0.43元的物业费也是可以的。 做事都需要资源,但是资源可能不是我们通常想的那样。 我们经常需要拆掉思维里的墙。 (夏天摘自罗振宇2022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邱炯图)
1

推荐杂志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