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 勇于直面现实

勇于直面现实

书籍名:《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作者:罗智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诸君功夫最不可助长。上智绝少,学者无超入圣人之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不可以我前日用得功夫了,今却不济,便要矫强,做出一个没破绽的模样。这便是助长,连前些子功夫都坏了。此非小过,譬如行路的人,遭一蹶跌,起来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样子出来。
  ——《传习录》
  王阳明对学生们指出:
  “各位做功夫时,千万不要助长它。上等智慧的人很少,学者没有超入圣人的道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这是做功夫的秩序。不可因为我从前用了功夫,而到现在这功夫不管用了,我还勉强装出一个没有破绽的样子,这就是助长,这种做法,连从前的那点功夫也给遗弃了。这可不是小小的错误。这就好比一个人走路,不小心跌了一跤,站起来就走,不要假装一副没有跌倒的模样来欺骗人。”
  
  王阳明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完善自我,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客观规律,不能有助长之心,要敢于面对现实,接受自我。
  在道德修养上不能有助长之心,要能接受现实,而在做其他事情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古时候,有个人拿着一封信到一富翁家借牛,富翁正陪客人说话,便接过信来看。他不识字,但又恐怕别人知道他不识字,便装模作样地打开信来看,然后对来人说:“知道了,等一会儿我亲自去就是了。”
  听到富翁如此说,那个送信的人想笑又不敢笑,只得诺诺而退。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能接受现实和自己的人,他们妄图文过饰非,极力掩盖自己的缺点,结果反而闹出洋相,沦为笑柄。
  更为严重的是,有时不能接受现实,甚至会危及到自己的事业和生命。
  秦末项羽与刘邦楚汉相争。开始的时候,项羽凭着他的万夫不挡之勇,更兼挟着“破釜沉舟”大破秦军的气势,横扫天下,鲜有敌手。刘邦则连吃败仗,不得不暂时向项羽俯首称臣。
  后来在垓下之战中,项羽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中,军心瓦解,被刘邦大败,只身带着虞姬逃到乌江边,仰天长叹曰:“这是上天要要灭亡我,并非是我用兵不力的结果啊!”
  这时项羽本来是想渡过乌江,逃回老家江东那边去的。但当撑船在那里等候多时的乌江亭长对他说:“咱们家乡江东虽然地方小点,但方圆有一千多里,人民有几十万,也足够您称王了。请大王赶快上船,我送您过江。附近只有我这儿有船,追兵到了,也没法再过江追您。”此时项羽却改变了主意,不打算过江了,他笑了笑对亭长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苟且偷生干什么?况且我带江东子弟兵八千人渡江西征,现在没有一个人随我回来,即使江东父老兄弟可怜我拥戴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我什么,我项羽的心中难道就不感到惭愧吗?”说完把爱马赠给乌江亭长,徙步与汉军死战,力竭而自杀。
  为什么项羽开始想渡乌江逃回江东,后来听了乌江亭长的一番话,反而又不逃了呢?其中一个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心境太小了。以前当西楚霸王那么威风,面对诸侯们发号施令,没有谁敢不服从的,而现在吃了败仗,听乌江亭长说,渡过江去就只能在方圆一千多里的地方称王,他是一个十分爱面子的人,心里实在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这就导致了他作出了宁愿战死也不愿过江受人嘲笑的决定,从而丧失了卷土重来的机会,否则楚汉争霸、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可以说,一时的赢输胜败并不重要,怕的就是不能接受现实,连自己最宝贵的信心也输掉了。
  在很多时候,相信命运由天而定的想法,即相信有某种神秘超自然的力量在掌控着自己行动的想法,都会逐渐侵蚀一个人的自信心。
  也许在今天,我们都没有能正确理解古人所说的“天”的意思。“天”在哪里?有没有“天理”?在《传习录》中王阳明曾说过:“心的本体,无所不包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战国策》中也说:“人心者,天也。”天就是人心,就是我们的思想;延伸开来,天理就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所谓“天理难容”,就是一个人做的事不得人心,做的坏事太多了,哪怕他的权力再大,伪装得再好,社会的道德规范再也无法容忍,激起了众怒,从而通过种种途径将其予以严惩。
  或许,我们可以对俗话所说的“听天由命”作一番全新的解读,这就是说,命运是操在自己的心中的,我们永远能够听从心灵的召唤,以一种淡定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接受自我。有了这种认识和态度,我们才会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改变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