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 学问在于融会贯通

学问在于融会贯通

书籍名:《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作者:罗智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友问:“读书不记得如何?”
  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传习录》
  有位朋友问道:“读书却记不住,该怎么办呢?”
  王阳明说:“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我们在平常的求知学习中,往往把记住所谓的“知识”当作是最重要的,好象能记住书中的内容就行了。其实,这正是被称作“填鸭式”教育的弊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老师只管灌输,而学生则是无条件地接受。这样的结果是造成高分低能的学生,只会照搬符合条件的事例,而一旦实际情况有所变通,则不会应用了。
  在王阳明看来,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强调记住知识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理解,做到让知识成为心灵的一部分,这样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信手拈来,皆为我所用。
  在普通人的治学过程中,是要经历一番苦读——用心揣摩——内化于心,然后才能将他人的知识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如攻克“歌德巴赫猜想”的“1+2”的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谈到自己的读书方法时说:“我读书不只满足于读懂,而是要把读懂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熟能生巧嘛!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把他搞文学创作的经验总结成四句话:‘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思结想,然后一挥而就。’当时我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子,真是所见略同!当时我能把数、理、化的许多概念、公式、定理,一一装在自己的脑海里,随时拈来应用。”
  陈景润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的“1+2”之前,所读之书的数量是十分惊人的。而要把书读到滚瓜烂熟、内化于心的地步,是需要付出沉重的劳动的,陈景润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所以他才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所以任何知识的积累,都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谁,只要象钉子一样,集中自己的全部力量在一个点上,就一定能成功。
  南宋学者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这就是说,读书决不能只求记得住,而要力求深入进去,搞懂其中的规律和最本质的东西,将其融会贯通于内心。而且,读了以后还要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心灵毫无羁绊,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死抠书本的条条框框,做书本的奴隶。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王阳明的治学思想,也正是这种“读书须知出入法”的写照。
  读书要达到“理解”,甚至达到心体“豁然开朗,一片光明”的融会贯通的境界,就必须放下自我,要读得深透,要“钻进书本”, 让自己的心灵深入进去,与作者的思想、言论融为一体,使作者的言语都好象出于自己之口,使作者的思想意念好象都出于自己的心灵。读书只有进入书中,才能了解书中之意。所以,我们读一本重要的书的时候,一定要扎扎实实,专心致志,反复揣摩,熟读精思,还要善于联想,力求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
  当然,读书不仅要入得书,还必须出得书。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读了很多书,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却束手无策,不会灵活运用,所谓的“知识”等于白学了。有句谚语说:“没有实践的学者,犹如不下蛋的母鸡。”这句饱含哲理的话,生动地告诉人们,读书只求记住而不求理解,只入不出,就不会有所作为。
  如果读起书来不求甚解,不能入书,往往是食多不化,欲速则不达,或者是读了不少书,做了不少心得笔记,但是不会运用,被所学的知识所束缚,不能出得书来。要克服这些弊病,确实应当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不仅要理解其中的意思,更要烂熟于心,融会贯通,才能学有所成,随心所欲地运用这些知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