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金陵新传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金陵新传

第289章

书籍名:《金陵新传》    作者:李健
    《金陵新传》章节:第289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下午,两位老人在病榻上相对祈祷,平静得很。张夫人在夫婿陪伴下含笑而终。

张群从此凭添了许多的孤寂,那份美满、幸福的婚姻如今总使他倍感依恋。

时光又过了13个寒暑,张群已要走进百岁了。每年的生日,他总要被人问起长寿的事,这时张群也总有妙言相答。1990年他还写了四句话:“有容量乃大,无病健而康,报国当尽瘁,敬神日月长。”

说起来,张群的豁达常为人所称道。当年在上海任市长时,曾有小报说张群被人暗杀,立即有大报为其正名,说他一生“至公至诚,从不雇佣保镖”。相传张群刚到上海任职时,借居吕班路一小屋,友人郑某劝其乔迁,张群告以薪俸太低,无力置宅。郑某遂将自己在亚尔培路的房屋出让,议定给价二万元,不料时隔三月,张群仍是两袖清风,无力付款,后来只好改为分期偿清,才勉强了结了此事。刚到台湾时,张群公事较少,却依然平心静气做些自述,忆起戎马和官宦生涯,自乐其生。

有关长寿之道,张群自有主张。他曾写了《不老歌》,述其长寿之道:“起行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跑跑,多笑笑,莫烦恼,永不老。”

张群还提倡所谓“五养箴”的养生之道。“五养”是:保持规律生活,愉快心情和勤劳习惯的“养身”;培养虔诚信仰、淡泊胸怀、坚毅意志和永恒热忱的“养心”;冷静头脑、客观态度、求知精神和实践力行的“养慧”;谦抑应世、宽恕待人、忍耐自制、协和吝众的“养量”;忠诚负责、服务牺牲的“养望”。

张群有严格的生活习惯,每日按时起居,从不紊乱;一日两餐,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食;坚持每天在居所的院子里作3000步散步。

张群的百龄大寿在海峡两岸引起许多人的关心。

1987年5月9日这天,张群收到许多感人的贺电。早年张群曾在上海协办职业教育,这一日,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胡厥文,副理事长王艮仲经中国驻美使馆致电张群:“欣逢期颐大庆,缅怀昔年公与任老协力兴办职业教育,工商专校桃李满天下,弥增景仰,敬电祝贺。”

民革中央主席屈武,副主席朱学范、斐昌会、钱昌照、郑洞国当年都是张群的老友,此日也隔海遥祝。电文有:“敬贺百岁大庆,更祈康泰长寿”等。

在台北,张群“百龄大庆”的寿堂设在三军军官俱乐部,由谢东闽主持。以“行政院长”俞国华为首的头面人物都送来了寿屏;国民党中央送来了一本祝寿画册,画册是由台湾12位大画家合作挥毫完成的。

过了百岁大寿,张群依然健康。他甚至想着要达到“双甲子”,但同时他的许多爱好都淡了。张群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平生所嗜好的便是书画,但现在他将多年来所收集的名画好书,都捐给了台湾故宫博物院。

过了百岁的老人,可以说四处都会招来敬爱之情,数十年活跃于政坛的张群,到了这个岁数更是引人瞩目,况且直到最后时日,他仍然有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影响力。这样,往后的生日,他便愈受到更多的庆贺。台湾和大陆的舆论每到这时,总会有张群的消息传来。

1988年5月9日,张群在台北过了99岁的生日,按照农历的算法是真正100岁了。台湾要员李登辉、倪文亚、孔德承等人到张群寓所专程庆贺。这一天,张群的老朋友,九旬老人张学良也前往祝贺,两位久经历史风云的老人聚首一处,其感慨怕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看上去张群已老态龙钟了,昔日美男子的风彩已难再寻,他已经无力像年前那样穿过花园小径,只是坐在轮椅上,在阳光下看看报纸或是散淡地注视着面前的绿色。

14日上午,正在高雄地区巡视的台湾“总统”李登辉闻讯张群去世,立即致电致哀,台湾上层头面人物大多参加了张群的葬礼。

台湾中央社电:今天上午逝世的总统府资政张群,在政治哲学方面,是国父信徒;在人生哲学方面,则为基督教信徒;政治理论,兼采中国儒、法两家宗旨,虽出身军事学校,然精勤学问,文武兼长,对于中国历代之治乱得失,了如指掌;并参证欧美现代政治理论及实绩,体察中国国情,融会贯通,而不囿于偏局之见;显示识见高远,襟怀恢宏,具有政治家风范。

在岛外,张群的死依然引起了人们的关心。或许出于他过去曾做的一切,或是他仍然存留的影响力,也许只因他是个百龄老人。

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专门致电哀悼。法新社电:“台湾对外政策监护者去世。”

第十一章华盛顿、莫斯科暗中“调牌”,危疑孤岛出现“新机”。蒋介石拍板定案,台湾、苏联密谋“反攻大陆”

第一节孤岛“新机”

蒋介石再提“反攻大陆”

1967年,“文革”正值(禁止),整个大陆陷于无政府状态。台湾当局又以为碰到了反攻机会。于是又提出建立“讨毛救国联合阵线”。蒋介石认为自“8·23”炮战以来,敌我形势发生根本变化,中共党内“对共产主义丧失了信心”,对毛泽东思想“由失望而怀疑”,“更由分歧而反抗”。“在共产主义破产的过程中,毛泽东思想首先堕入了幻灭的绝境”,毛政权也发生了“根本动摇”。因此,蒋介石发出叫嚣:一切反毛的力量,在三民主义的思想与信仰之下联合起来。

1967年3月29日,蒋介石向青年发出“训示”:成立“讨毛救国联合阵线”。

蒋介石还要求大陆“反毛”力量组成“讨毛救国联军”,扩大“讨毛救国的青年运动”,并保持与台湾国民党的“密切联系”,“齐集于国父三民主义青天白日满天红国旗之下,同仇敌忾,消灭毛泽东”。

上述言论不过是蒋介石的梦呓而已,不仅大陆没有“反毛”力量的响应,就连台湾的青年人也无人问津此“反攻”机构。蒋介石不管这些,他认真地在大直战争学院召集了三次军事会议,听取各方报告。

来自各方的的情报,使蒋介石感到失望,他最后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军事行动不了了之。据当时参加会议的一位台湾高级将领说,蒋介石打消军事反攻念头有三:一是大陆已于1964年10月试爆原子弹成功;二是“文革”虽导致全国大乱,但人民解放军并无素乱的迹象;三是约翰逊政府还是根本上不支持台湾的反攻计划。上述三点,蒋介石最为介意的是中共试爆原子弹成功。据悉,蒋介石在最后一次军事会议结束时,长长地叹一口声:“完了!我们反攻大陆已没希望了。”

东京“使馆”急电台北绝望中的蒋介石又面临着一种新的“机遇”。这种“机遇”如此唐突,就连日夜企望“反攻大陆”的蒋介石也左右为难。1968年10月11日,东京的夜空阴气沉沉。

随着暮色的加深,位于市区的东京外籍记者俱乐部也渐渐地热闹了起来。

来自世界各地的“无冕之王”,云集在这块纯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尽情地放松、潇洒。

大约10时许,正在和路透社驻东京记者卡夫聊天的台湾驻日本“大使馆”新闻参事卢为,发现一位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西方记者挽着一位金发女郎径直向他走来。

经来者自我介绍,卢为得知他是英国《伦敦晚报》记者,名叫维克托·路易斯,身旁的女士是他的夫人珍妮佛。几句闲话后,路易斯便开门见山地表示要访问台湾。

进一步深谈,卢为知道来者持的是苏联护照。他告诉路易斯,因为他的身份敏感,必需报告台北。

卢为常到外籍记者俱乐部,每次都有很多外国记考找他聊天,包括苏联塔斯社和真理报记者在内。路易斯以记者身分出现找他,卢为并不意外,这很有可能就是苏联驻东京记者提供的消息。

卢为离开记者俱乐部后,立即通过有关途径打听路易斯的来路。获得的消息表明,他的背景和苏联克格勃(KGB)有关,并有直通苏联高层的关系。当时,台湾的外交处境已出现警讯。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办事处在东京设有联络事务所,日本最具规模的报纸《朝日》和《读卖新闻》常常刊登廖承志的消息,并呼吁日中关系正常化。卢为认为,路易斯的出现,或许可以给困境中的台湾外交带来某种转机,于是向台驻日“大使”陈之迈积极进言,希望促成当局同意路易斯的要求。

12日,陈之迈通过台“外交部”拍电给台“新闻局长”魏景蒙说,伦敦晚报记者维克托·路易斯(即魏日后公开日记中代号为“王平”的人),目前正在东京进行访问,希望有机会访问台湾,就各项问题交换意见。

电报还称“外交部长”魏道明同意访问,并以便条向蒋经国的幕僚黄少谷提及此事。目前还无法与“国安局长”周中峰联络上。

与时台湾高层对路易斯了解的情况大概如下:路易斯,英籍妻子。

莫斯科语文学院法律系学生,曾任职巴西、新西兰驻莫斯科大使馆,因政治理由受劳改9年,1956年获释离开反斯大林监狱。担任NBC及纽约时报记者,以及伦敦晚报记者。

认识杰克·安德森,并由其介绍进入HHH。

与赫鲁晓夫不和,抢到赫鲁晓夫下台的新闻。

访问台北后他将前往柬埔寨,并赴缅甸、达兰沙拉、坦桑尼亚、肯尼亚及其他国家,然后返回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