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郝万山讲伤寒论

宠文网 > 科幻小说 > 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12章

书籍名:《郝万山讲伤寒论》    作者:张仲景 郝万山
    《郝万山讲伤寒论》章节:第1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因此“伤寒”它自

        然就可以代表人体感受一切邪气所造成的疾病的这样一个广义的概念。

        狭义的概念是人体感受风寒邪气,人体感受寒邪就可以叫做狭义的伤寒。

        为什么加个风呢?因为风为百病之长,如果只有寒邪没有风邪带领的话,

        寒邪不能单独伤人。(因为风邪是善行而硕变的,只有风邪带领寒邪才能

        够伤人。)所以我们在讲伤寒的狭义概念的时候,要将风、寒邪气并称。

        人体感受风寒邪气,而且还要加一个“感而即发”,感邪以后马上发病,

        这是为了除外伏气温病。

        冬伤于寒,邪气潜伏体内,没有发病,春必病温,这是《黄帝内经》

        的话。你说是不是感受了寒邪了,是!可是到春天才发病,它就不叫狭

        义的伤寒了,它属于广义的伤寒范畴。所以我们在给狭义伤寒下定义的

        时候,是“指人体感受风寒邪气,感而即发的病证”。

        这个概念或者说是这个含义是我们要学《伤寒论》的时候必须知道

        的,我们的题库里是以名词解释的方式,或者是以选择题的方式,经常

        出现“伤寒的含义是什么”这样的题。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大家

        琢磨琢磨这个伤寒是什么概念?是广义的概念。《难经》里说到“伤寒有

        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在这段话里头,它既

        有广义的含义又有狭义的含义。“伤寒有五”的“伤寒”是广义的。其中

        “有中风,有伤寒”的这个“伤寒”是狭义的。所以古代关于伤寒的广

        义和狭义的概念经常在书里用得到。

        另外,在《千金要方》引《小品方》里的一句话说:“伤寒,雅士之

        词,云天行、瘟疫,乃田舍间号耳”。这些病,知识分子、医学家把它叫

        做“伤寒”,可是田舍间,那些种地的百姓们把它叫做天行病、瘟疫病。

        《肘后方》里说:“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凡是那些

        ·28  ·

        -----------------------  Page  39-----------------------

        第  03  讲    《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达官贵人,那些知识分子,医学家说文雅的话,把这些病叫做“伤寒”,

        而民间的百姓把它叫做“时行”。

        “天行”也罢,“瘟疫”也罢,“时行”也罢,这都是指的外感病,

        都是指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一类疾病。而知识分子们,医学家们都

        把它叫做伤寒,由此可见,伤寒的广义概念和伤寒的狭义概念,在古代

        的医学著作中广泛存在的。

        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以后,要把西医的术语翻译成中文,翻译的时候

        自然就要寻找汉语中固有的一些词汇来翻译西医的术语。由伤寒杆菌、

        副伤寒杆菌引起的那种肠伤寒和副伤寒,在翻译的过程中怎么办呢?找

        来找去,这些伤寒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肠伤寒和副伤寒,就从中医的

        术语里选了一个词,就选了“伤寒”。应当说,西医所说的那个“伤寒”

        是专指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劣性传染病,它和中医所说的

        有广义含义和狭义含义的“伤寒”含义是不一样的。当然中医用治疗伤

        寒病的这种辨证论治的方法去治疗西医所说的那个伤寒病,那个伤寒病

        在一定的阶段用中医中药的手段去治疗,还是有一定的疗效的。所以说

        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

        《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除了外感病之外的其他的一切疾病。“论”

        是什么意思?我在这里引用了刘勰《文心雕龙》的一句话:“论也者,弥

        伦群言,而研一理者也。”“弥”就是广泛的意思,“论”是收集的意思,

        “群”就是众,广泛的收集众多的医家的观点,去研究、去探讨一个问

        题。因此《伤寒论》应当是众多医家治疗伤寒病经验的一个综述、总结。

        《伤寒论》是公元  2  世纪前中国医药学成就的总结。为什么说它是总结

        啊?因为它的体裁,《伤寒论》,《伤寒杂病论》,“论”的体裁就是一种综

        述,收集了众多医家探讨治疗外感病和治疗杂病的这种经验的一个集合。

        第一个问题我们就谈完了,第二个问题我们具体谈谈《伤寒论》的

        内容和贡献。内容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谈,一个从它  10  卷  22  篇各篇都大

        体是什么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谈。另外,从理、法、方、药的角度来谈。

        首先我们看10  卷  2  篇的内容。这22  篇,第一篇简单地写是辨脉篇,

        第二篇,平脉篇。辨脉,主要是辨别病脉,平脉,“平”,正常的意思,

        ·29  ·

        -----------------------  Page  40-----------------------

        郝万山讲伤寒论

        平脉有一大部分内容是讲平人的、正常人的脉象。当然,“平”也有辨的

        意思,在平脉篇里头也有一部分内容是讲病脉的。这两篇内容属于仲景

        脉学的精华。

        仲景脉学在中医脉学的发展史上介于《黄帝内经》和王叔和的《脉

        经》以至李濒湖的《脉学》之间的过渡阶段。中国脉学的发展,《黄帝内

        经》是奠基,张仲景是进一步发展,而到王叔和的《脉经》,特别是到李

        时珍的《濒湖脉学》,使脉诊走向完善。

        我们今天讲《诊断学》的时候,用的主要是王叔和的《脉经》和李

        时珍的《濒湖脉学》的内容。而从《黄帝内经》到李濒湖的《脉学》之

        间的过渡就是张仲景的辨脉篇和平脉篇。因此许多它的脉象主病和我们

        今天所学的有不一样的地方。

        在《伤寒论》里头,迟脉,我们今天都说是主阳虚,气血运行迟滞

        才导致了迟脉。可是在《伤寒论》中,脉迟,既可以主阳虚,而常常主

        “阴血不足”,阴血不足,气血运行迟滞,因此出现了迟脉。我们以后讲

        迟脉的时候,“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之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明明讲的是迟脉是主营血虚。

        再说这个浮脉,我们今天学的时候都是主邪在表,邪在表,正气抗

        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所以脉轻取即得。但是主表的这种浮脉是“轻

        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所以我们学脉学

        的时候都是这样来讲。但是在《伤寒论》中,浮脉可以主表,也可以主

        热。像白虎汤适应证,“伤寒,脉浮滑,此表无寒,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那个浮脉就主热。像“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

        陷胸汤主之”,那个浮脉也主热。像“心下痞,按之软,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那个浮脉还主热。为什么浮可以主热?主热的浮

        脉是一个什么样的特征?实际上主热的浮脉是指“里热盛,鼓动气血,

        气盛血涌,血管扩张”,那么既然血管扩张的话,脉轻取即得,仲景就把

        这种脉象叫做“浮脉”。但是主热的这种浮脉,轻取即得,重按滑数有力,

        这是和轻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的这种主

        表的浮脉是不同的。所以,当我们学习仲景的脉学的时候,我们明显的

        ·30  ·

        -----------------------  Page  41-----------------------

        第  03  讲    《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可以看到仲景的脉学和后世的脉学,和当今所学的脉学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