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儿童心理学 > 第九章 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下) ──学龄初期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九章 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下) ──学龄初期儿童个性的发展

书籍名:《儿童心理学》    作者:未知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一节 学校集体是学龄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条件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三节 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第四节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
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掌握道德原则和信念是道德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开始形成的。
在小学儿童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
小学低年级儿童初步掌握了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但是他们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有关的研究指出,小学儿童在四、五年级期间对道德准则的理解才可能达到初步本质概括的水平。在教师的正确教育影响下,小学儿童关于道德知识的理解,逐步向比较精确、比较本质的水平发展。
第二,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儿童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小学儿童由于道德知识的理解不精确、不全面,在道德评价上,常常有很大的片面性、主观性。
皮亚杰曾以故事的方式来测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结果指出:小学儿童(具体运算阶段)往往是以造成损坏的大小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而不管出于什么动机。
一般说来,小学低年级,甚至中年级儿童,在评价道德行为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行为的效果,主要是看这种行为是否和预期的效果相一致(如遵守某种法则,完成某种作业)。在教育的影响下,大约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儿童评价道德行为才逐步注意到行为的动机,并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考虑。例如,他们开始能对出于无心而犯错误的同学,表示一种责备、惋惜、同情和谅解的复杂心情。
第三,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
小学儿童在很多情况下,判断道德行为还不能以道德原则或道德信念为依据,而常常受外部的、具体的情境所制约。因此,他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对同一人物做出不同的评价,有时取决于他们的印象的强烈性,有时取决于某些品质是在什么情境中表现的。
道德信念是儿童在已有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和一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情感相联系的道德意识的高级形态。一种道德知识,可能成为形式主义的,也可能成为产生道德行为的推动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种道德知识是否发展成为道德信念。
对儿童亲社会道德推理的研究发现,儿童的亲社会道德推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学前儿童处于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水平,小学低年级儿童基本上处于需要取向推理水平,即关心他人身体的、物质的和心理的需要,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基本上处于赞许和人际取向推理水平和移情推理与过渡推理水平,即使小学六年级儿童也还没有达到强有力的内化推理水平。这说明小学儿童的道德推理并不是基于内化了的价值、规范和信念等,而是处在向内化推理过渡的水平上。
儿童道德信念的产生以及它的深刻性和坚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集体的教育、教师的影响、家庭教育和儿童道德经验发展的水平。教师从低年级起,就抓住机会,特别是在儿童由于认识和行为不一致而产生的思想斗争中,逐步使儿童学会独立地辨别是非,并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这是培养儿童道德信念的重要条件。
小学儿童还缺乏稳定的道德信念,但这不等于说,小学儿童就不能做出很好的道德行为来。事实上,小学儿童已经可以做出很使人感动的道德行为,不过这常常是由于道德情感或道德习惯,而不是由于高度的道德信念。
根据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的研究,有研究者指出: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有从具体形象性向逻辑抽象性发展的趋势,上述三个方面的特点,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形象抽象性具有一致性。
研究还指出,小学儿童已初步掌握了道德范畴,但对不同范畴的理解有不同的水平,显示出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而言,对己方面的道德概念发展水平较高;对社会方面的道德概念的发展水平次之;对人方面的道德概念的发展水平最低。
总之,小学儿童的道德知识已初步系统化,即初步掌握了社会范畴的内容,开始向道德原则水平发展。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儿童言行脱节现象的原因


儿童有了道德意识,并不能保证一定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从道德品质的发展和道德教育的要求看来,更重要的是怎样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正如教师经验和观察研究所证明的,儿童在道德品质上,言与行、认识与行动脱节的情况是很普遍的。
儿童的言与行、认识与行动脱节的情况,不只在道德现象领域中存在,在非道德现象领域(如知识与技能技巧)中也存在。同时,这种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的年龄阶段特点,但是,在正确的教育下,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认识与行动脱节的情况都是可以相对减少的。
某些研究者认为:儿童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越大。其实,在这里,主要不是年龄特点问题,如果说有年龄特点问题的话,那只是由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行为比较简单,比较外露,他们还不善于掩饰自己的行为;而年龄较大的儿童,行为就比较复杂,也日益学会掩饰自己的行为。
在正确的教育下,小学儿童比学前儿童更能把道德知识运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是言行脱节的现象仍然是存在的。根据一些观察和实验研究看来,小学儿童道德品质上言行脱节的现象,主要有以下的情况和原因。
第一,由于模仿的倾向。小学儿童还有强烈的模仿倾向,他们往往喜欢模仿同学或成人的行为,模仿电影或戏剧的角色,模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等等。他们感到这种模仿很有意思,以致明知被模仿的举动是不正确的、不好的,但仍然照样做了。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注意教育儿童正确对待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并为儿童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事实也证明:教师或家长本身的言行脱节会对儿童发生很坏的影响。例如,教师要求儿童整洁,而自己却很不整洁,这样,教师的要求就不能对儿童起教育作用。
第二,由于无意。有些儿童明明知道道德规则,但是无意地做出了不好的行为来。他们常常在做错以后很惋惜地说:“不知怎的就做出来了。”这在低年级儿童更是常有的事,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形成必要的道德习惯。因此,教师注意改造儿童的旧的不良习惯和建立新的合乎道德要求的习惯,是很必要的。
第三,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有些儿童虽然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但是他们在某些人的面前表现得言行一致,而在另一些人的面前却言行不一致。例如,有些儿童在父亲面前听话,在母亲面前却不听话。有些儿童在某一教师上课时守纪律,在另一个教师上课时却不守纪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常常是由于教师或成人的教育不统一所造成的,当然,也有其他一些原因,如教师的教学法不良或成人本身有缺点等等。
第四,只会说,不会做。有些儿童一般是理解道德原则的,他们能够正确地说出在什么样的场合应当怎样行动,但是他们的行为中却不力图按照这些道德知识去行事。道德知识是一回事,道德行为却是另一回事。例如,他们称赞一些英雄人物的道德品质,并给很高的评价,但是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常常不能努力学习,不能遵守集体纪律,而且并不感到什么惭愧和不安。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如何促使儿童保持言行一致


根据一些心理学的研究看来,要想比较有效地消除儿童在道德品质上言行脱节的情况,促使儿童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保持一致、统一的关系,必须全面考虑和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和内心体验
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一致指出;环境和教育不能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这在儿童个性的发展上,也是一样。谁都知道,同一教育影响,对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效果。正如维果茨基所指出: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儿童心理的“中介”或“折射”而发生作用的。他认为这个中介就是儿童当时的内心体验,这种内心的体验就像一个三棱镜,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它的折射才能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
对一些成绩落后和品行不好的儿童的研究证明:儿童成绩落后,常常不是由于智力落后,而是由于学习态度不好,例如,不愿意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漠不关心,缺乏学习的自信心等等。而儿童学习态度不好,常常是和儿童在一定的生活条件或教育下所形成的内心体验相联系的。一年级儿童虽然有了很好的入学条件,有了从事学习的准备和愿望,但是这并不等于他就可以毫无曲折地、顺利地学习下去。他能否顺利地进行学习,还要看他能不能克服困难,好好学习;看他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怎样,看他和周围的人的关系是否正常;等等。如果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能克服,而又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及时帮助,甚至相反,还受到教师和同学的斥责或讥讽,这时候,儿童往往会用不好的行为来“抗议”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他开始用捣乱、丑角表情等等维护自己、肯定自己。这就形成了儿童的内心体验和周围的人的要求的矛盾和冲突。
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正确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或内心体验,了解儿童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才能适当地提出教育要求,并使这种教育要求成为促使儿童个性发展的有效因素。
(二)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在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以后,教师必须针对这些情况,采取有效的道德教育措施来促使儿童具有积极履行道德要求的愿望,具有把道德知识付诸行动的愿望。也就是说,应当设法把对儿童的外部要求逐步变成儿童的内心要求,逐步成为儿童的动机和需要,使儿童能够主动地按照道德意识来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自觉地完成道德行为。
首先,必须激发儿童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要在积极的动机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实现,一切强迫、惩罚的方式是无效的。所谓积极的动机,就是外部的要求变成了儿童的“内心的”需要,社会的动机变成个人的动机。有些研究者提出,唤起儿童的同情心,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是激发儿童的道德动机的一个重要手段。移情是儿童采取道德行为的一个基础。
其次,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有坚持不懈的反复实践的机会。道德行为不是一两次尝试就可以形成的,因此,必须创设条件,使儿童有反复练习的机会,必须使道德行为变成道德习惯。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


在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中,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占有很显著的地位。
所谓自觉纪律,就是一种出自内心要求的纪律,而不是依靠外界强制的纪律,是在儿童对于纪律的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学前儿童在教师的要求下,也能遵守一定的纪律,但是主要不是出自内心的自觉,因而还谈不上自觉纪律。儿童进人小学以后,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不但自觉纪律的形成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但是,初入学的儿童是否能形成自觉纪律?他们的自觉纪律的一般形成过程是怎样的?怎样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关于这些问题,心理学工作者曾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初入学的儿童虽然有遵守纪律的良好愿望,但是由于他们还不善于记住和运用规则,有好模仿的倾向,以及易疲劳的特点,以致常常容易产生违反纪律的行为。同时,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一年级的儿童是完全有可能形成自觉纪律的。
关于儿童纪律行为的形成过程和条件的专门研究指出:儿童的纪律行为是从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变成儿童的内心需要的过程。
这个形成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如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依靠外部措施(详细的规定、及时的检查等)。
第二阶段──教育要求可以具有比较精简概括的性质(只以提示的方式进行检查)。
第三阶段──教育要求具有一般的原则性(儿童开始以自我检查为主要形式)。
研究者还认为:上述阶段只是一般的发展过程,具体到每一个儿童,情况可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了解这些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措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